時代論者提出肉身的以色列人將來要得的只是屬地的產業(註1),並以在千禧年的地上國度復興為最終的實現(註2);但是教會卻要得屬天的產業。
耶穌來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中尋找悔改的以色列人(太15:24, 路15:3-7),叫他們得著生命(徒11:18),耶穌並沒有應許肉身的以色列人要得到屬地的產業。使徒保羅說:「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羅10:1),使徒保羅所求的是以色列人得救,也沒有盼望肉身的以色列人能得到屬地的產業。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最終也是那天上的產業(來11:9,10,16),神又怎會應許肉身的以色列人將來要得屬地的產業呢?
肉身的以色列人若不得進天國,就是到天國外邊黑暗裡去(太8:12)。「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太19:23-25),因此進天國、進神的國的和得救都是同一件事,進天國就是得天上的基業(彼前1:4),乃屬地的產業所配不上的(來11:38)。
保羅以被折的橄欖枝子來形容不信的以色列人(羅11:17-20),神對他們並沒有愛惜(羅11:21),「愛惜」(pheidomai)原文可解作「手下留情」(註3),神對不信的以色列人並不會手下留情,他們的結局必然是焚燒(太3:10, 約15:6)。神對以色列人的未來絕不會有另一番計畫,不信的以色列人必然像無用的僕人被丟在外面黑暗裡就完了(太25:30),他們既然不信,又怎可重新再被神使用呢?
事實上,羅馬書11章很清楚地指出,神對以色列人的計畫與祂對外邦信徒的計畫,絕無不同。在羅馬書11章17-24節,保羅用枝子重新接上橄欖樹上的說法,來描述以色人的得救。而本段在描述外邦人的得救時,也是說他們要接上猶太人所接的那同一棵橄欖樹。所以,這群信主的子民在這裡並不是被描寫成兩棵不同的橄欖樹:一棵是猶太人、一棵是外邦人;反而都是在同一棵橄欖樹,猶太人與外邦人都接在其上(註4)。
雖然猶太人自視甚高,看不起外邦人(太15:26),外邦人被他們視作俗而不潔(徒10:28),所以彼得要經過異象中三次的提醒才開始接納外邦人,保羅要連續四次引用舊約聖經(撒下22:50, 申32:43, 詩117:1, 賽11:10)向猶太人證明神要收納外邦人(羅15:8-12),因此,在基督裡,猶太人並非有特殊的地位,他們與外邦人的地位都是一樣的(加3:26-29),使徒們也不會把猶太人與外邦人分開來看待,我們又為何不相信使徒的話呢?
無論如何,把教會和以色列人分開的雙軌制的理論,是嚴重違反使徒保羅所教導的,保羅提出得救的以色列人和得救的外邦人是合而為一,成為一國 (弗2:11-19)。昔日使徒彼得與外邦人作出分隔都受到使徒保羅當面的責備(加2:11-14),今天我們面對時代論者提出這種不合理的雙軌理論,我們又豈可以不抵擋他們呢?
耶穌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10:16),外邦人就是另外的羊,這圈裡的羊就是猶太人,他們是合而為一並不分開的。
約翰形容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城有十二個門,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22:10-14)。以色列十二個支派所代表的猶太人和羔羊十二使徒所代表的教會是成為一城並不分開的。
時代論是明顯違反耶穌基督和使徒的教訓,是教會不能接受的(弗2:20)。
註:
1.J. N. Darby, On Days Signifying Years in Prophetic Language, Prophetic No. 1,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ND, compiled by William Kelly, p. 35
2.衛力爾 (1989) 千年前派的信仰基礎 129頁
3.CBOL原文字典 5339 pheidomai {fi'-dom-ahee}
(http://bible.fhl.net/new/s.php?N=0&k=5339&m=)
4.霍安東 (2002) 千禧年論簡介 – 兼評「千禧年前再臨 – 時代主義論」 60 頁
耶穌來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中尋找悔改的以色列人(太15:24, 路15:3-7),叫他們得著生命(徒11:18),耶穌並沒有應許肉身的以色列人要得到屬地的產業。使徒保羅說:「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羅10:1),使徒保羅所求的是以色列人得救,也沒有盼望肉身的以色列人能得到屬地的產業。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最終也是那天上的產業(來11:9,10,16),神又怎會應許肉身的以色列人將來要得屬地的產業呢?
肉身的以色列人若不得進天國,就是到天國外邊黑暗裡去(太8:12)。「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太19:23-25),因此進天國、進神的國的和得救都是同一件事,進天國就是得天上的基業(彼前1:4),乃屬地的產業所配不上的(來11:38)。
保羅以被折的橄欖枝子來形容不信的以色列人(羅11:17-20),神對他們並沒有愛惜(羅11:21),「愛惜」(pheidomai)原文可解作「手下留情」(註3),神對不信的以色列人並不會手下留情,他們的結局必然是焚燒(太3:10, 約15:6)。神對以色列人的未來絕不會有另一番計畫,不信的以色列人必然像無用的僕人被丟在外面黑暗裡就完了(太25:30),他們既然不信,又怎可重新再被神使用呢?
事實上,羅馬書11章很清楚地指出,神對以色列人的計畫與祂對外邦信徒的計畫,絕無不同。在羅馬書11章17-24節,保羅用枝子重新接上橄欖樹上的說法,來描述以色人的得救。而本段在描述外邦人的得救時,也是說他們要接上猶太人所接的那同一棵橄欖樹。所以,這群信主的子民在這裡並不是被描寫成兩棵不同的橄欖樹:一棵是猶太人、一棵是外邦人;反而都是在同一棵橄欖樹,猶太人與外邦人都接在其上(註4)。
雖然猶太人自視甚高,看不起外邦人(太15:26),外邦人被他們視作俗而不潔(徒10:28),所以彼得要經過異象中三次的提醒才開始接納外邦人,保羅要連續四次引用舊約聖經(撒下22:50, 申32:43, 詩117:1, 賽11:10)向猶太人證明神要收納外邦人(羅15:8-12),因此,在基督裡,猶太人並非有特殊的地位,他們與外邦人的地位都是一樣的(加3:26-29),使徒們也不會把猶太人與外邦人分開來看待,我們又為何不相信使徒的話呢?
無論如何,把教會和以色列人分開的雙軌制的理論,是嚴重違反使徒保羅所教導的,保羅提出得救的以色列人和得救的外邦人是合而為一,成為一國 (弗2:11-19)。昔日使徒彼得與外邦人作出分隔都受到使徒保羅當面的責備(加2:11-14),今天我們面對時代論者提出這種不合理的雙軌理論,我們又豈可以不抵擋他們呢?
耶穌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10:16),外邦人就是另外的羊,這圈裡的羊就是猶太人,他們是合而為一並不分開的。
約翰形容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城有十二個門,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22:10-14)。以色列十二個支派所代表的猶太人和羔羊十二使徒所代表的教會是成為一城並不分開的。
時代論是明顯違反耶穌基督和使徒的教訓,是教會不能接受的(弗2:20)。
註:
1.J. N. Darby, On Days Signifying Years in Prophetic Language, Prophetic No. 1,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ND, compiled by William Kelly, p. 35
2.衛力爾 (1989) 千年前派的信仰基礎 129頁
3.CBOL原文字典 5339 pheidomai {fi'-dom-ahee}
(http://bible.fhl.net/new/s.php?N=0&k=5339&m=)
4.霍安東 (2002) 千禧年論簡介 – 兼評「千禧年前再臨 – 時代主義論」 60 頁